当前页面 :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自汉武帝开始南下归汉的匈奴,后来怎样了?怎么没有他们的踪迹了

来源:腾讯网 时间: 2023-07-30 08:42:41

建于汉武帝时期的阳关烽燧

在中国的历史上,匈奴曾经十分强盛,对中原虎视眈眈,一度是秦汉之际的边疆大患。为了消除这一边患,两汉曾长期对匈奴进行征战讨伐。长年的战斗使匈奴内部产生了动荡走向分裂。自汉武帝时期就出现有匈奴归汉的事,归汉匈奴数量众多,汉朝是怎么安置这些人的呢?


【资料图】

一、归化之道

匈奴的昆邪王曾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带领4万多匈奴南下归降,汉武帝十分重视这事,派遣专门机构管理此事。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朝管理少数民族的中央官职主要是典属国。

影视剧中的匈奴人

典属国是汉承秦制的产物,但它的职责是有所变化的。秦朝的典属国类似于如今的外交部部长,主要负责和秦朝周边的各属国具体交往。而汉朝的典属国则只是负责少数民族的归附受降事务,因此汉朝会聘用熟知少数民族状况和边疆事务的人担任这一职务,例如曾被匈奴扣押十余年的苏武和常惠就在归汉后先后担任典属国。只是随着朝廷官制的变动,典属国的权力日益削弱,最终在公元前28年被撤销并入大鸿胪,两汉从此不再复设。

苏武牧羊图

汉朝对于地位重要的匈奴的待遇是十分优厚的。《史记》中记载汉武帝在接受匈奴昆邪王的归降后,就封昆邪王为湿阴定侯,食邑千户,与此同时还重金赏赐了昆邪王身边的有功之人。在昆邪王之后归降的匈奴,如呼韩邪单于,也受到了西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的礼待,赐予他黄金玺章和盭绶等贵重物品,这一做法还受到了东汉的效仿。也有一部分匈奴上层人物被两汉吸收至朝廷担任官职、给予官印,为汉朝做事。

呼韩邪单于形象

但汉朝并非只是优待这些匈奴贵族,对他们的限制和监督也是十分严格的。匈奴人所受封的爵位多是只能收取封户的税收,政事方面是不归他们管的。并且这些封侯的匈奴贵族的封邑也大多为汉族人口稠密地区,远离匈奴族人,未经朝廷允许私下迁移是违法的,否则就会被削去爵位。

至于匈奴的普通部众,汉朝设置了属国进行安置。最早设置的属国是汉武帝时期用来安置匈奴降众的五个属国,后来由于归降的匈奴部众增加而增设了几个,但由于战乱的爆发,这些属国的废立也是十分频繁。每个属国都会设置一个都尉掌管属国军政事务,这些都尉由汉朝中央选人担任,受典属国领导。最初的都尉只有对属国进行领导、监督、维护治安和调解矛盾的职责,到东汉光武帝分县治民后,属国都尉才渐渐有了治民的职责。

汉光武帝

除了属国制以外,对待匈奴部众还有“取其旧俗,安于边地”的政策。汉政府将五原、云中等八个郡作为匈奴部众的驻地,供他们在此进行游牧,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汉政府会派驻官员于匈奴驻地进行监督,其中最高官员为使匈奴中郎将,与属国都尉一个级别。使匈奴中郎将最早其实是以出使的名义在单于庭行监督之职,直到匈奴单于庭迁往西河美稷后,才以护卫单于之名常驻单于庭。除了监督匈奴部众以外,使匈奴中郎将还肩负着维护边境安宁的责任,需要时刻防备乌桓和鲜卑等国和平叛匈奴部众叛逃。

因为匈奴善于骑射,骁勇善战,汉武帝后期还会选拔优秀的匈奴部众编入中央直属的胡骑部队,随军驻扎在京畿之地守卫京城。胡骑还会跟随大军出征,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西羌造反,汉宣帝就派遣胡骑前往金城随军平叛。选拔胡骑制度后来还被东汉继承。

汉宣帝影视剧形象

在汉政府的有序管理下,这些归汉的匈奴被很好地安置下来,在和当地汉人的交往中,他们的生活习俗有了较大的改变。

二、被改变的归汉匈奴生活

匈奴本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生产方式一向是以游牧、狩猎为主,随水草畜牧而转移就是他们生活的最好写照。但匈奴人也是会农耕的,在公元前3世纪的匈奴墓中就曾发现过农业用具。匈奴归降后,被安置的属国或者被固定的生活区域多是靠近农耕地区,因此这些归汉匈奴虽然主要生产方式还是游牧和狩猎,但农耕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至于内迁到农耕地区的匈奴人,更是受当地汉人的影响,过起了农耕生活。但由于汉政府没有给这些内迁的匈奴分配土地等,所以他们主要是充当汉人的田客进行农耕,《晋书·外戚王恂传》就记载了太原地区曾经有大量的贵族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其中田客多的有上千人。这体现了归汉的匈奴人的生产方式正逐渐从游牧、狩猎转向半游牧半农耕,甚至直接转向农耕生产。

除了生产方式有所改变以外,在汉政府的监护和扶持之下,匈奴人也获得了相对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其中最为显眼的当属匈奴人的医疗得到了汉人的帮助。众所周知,匈奴人的医疗技术其实是不高的,但在归汉后有汉人医师可以保障他们的医疗水平,民众的病死率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对孕妇的接生也得到了汉人的帮助,婴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匈奴人口大幅增长,超过西戎,东汉末至曹魏时期,光是太原五部匈奴就已达万户。

在文化习俗方面,归汉匈奴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上层贵族开始尊儒习经。《后汉书·儒林外传》就记载了匈奴上层贵族在汉明帝时期派遣子弟入太学学习儒家经典的事例,这使得儒家经典通过太学传入匈奴,出现许多精通汉家文化的人物,这些人甚至丝毫不比汉族士大夫逊色。例如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据说他自幼就好学,酷爱《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有着很高的文化积累。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本是“贵壮健,贱老弱”的,他们既无尊老传统,也没有孝道习俗。然而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却发现了一幅《孝子图》,这说明匈奴人在汉文化的熏陶下,已开始崇敬孝道了。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至于这些归汉的匈奴之后为什么很少再在史书上看到,其实是因为匈奴归汉内迁汉族聚居地便很少再迁出,长期与汉人杂居使得他们失去了原有的习俗,逐渐融合于汉族中,成为汉人。

文史君说

匈奴归汉无论是对汉族还是对匈奴族都有着重大意义。而两汉政府对这些归汉匈奴的管理成功解决了边疆威胁,稳定了社会发展,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同时这一切都促进了汉与匈奴两族的发展与融合,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胡玉春:《南匈奴与东汉的政治关系及其社会变革》,《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林永强:《汉朝对归附匈奴的军政管理措施考论》,《军事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套元)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

关键词:

为您推荐

-